小鵝怎么分公母
小鵝要分公母,可以看外型,體重較重、體軀較長為公鵝;可以看動作,驅趕時發出低鳴聲為母鵝;可以看肛門,肛門有突出陰莖者為公鵝。
1、小鵝外形鑒別
小鵝外形鑒別主要是三看,一看頭頸和體軀,凡是頭大、昂起、頸粗而長、體重略大、體軀稍長的為公鵝;反之,則為母鵝;二看鼻孔與鼻基,初生公鵝鼻孔狹小,沿喙甲呈線狀,鼻基柔軟、平面無起伏;相反,鼻孔略大、稍呈橢圓形,鼻基硬、平面有明顯起伏的是母鵝;三看額毛(兩眼之間的毛)和下頜,額毛直立、中線低陷的是公鵝;相反,額毛貼臥的為母鵝,在出殼后3~4天時最明顯。另外,將雛鵝翻倒使腹部朝上,察看下頜長毛的邊緣,若呈半圓形或略平而整齊的是母鵝;無明顯突出且不整齊的是公鵝。
2、動作鑒別
驅趕雛鵝時,若是低頭伸頸發出驚恐鳴叫聲的是公鵝,一般公鵝的嗚叫聲高、尖、清晰;高昂著頭,不斷發出叫聲的為母鵝,母鵝的鳴聲低、粗而沉濁。
3、羽色鑒別
對同一品種的雛鵝,待出殼鵝仔的絨毛干后,毛色較深者多為母鵝,毛色稍淡者多為公鵝。
4、肛門鑒別
翻肛法 翻肛時,捉住雛鵝頸部,將其腹部朝上放置在桌面上或操作者膝部。將其尾部向背側分開,暴露泄殖腔。一手指戴上指套并涂抹凡士林后,伸入泄殖腔內1.5厘米,輕輕做圓周按摩,使泄殖腔括約肌松弛,然后向下按壓打開泄殖腔,有突出陰莖者為雄雛,只有三角瓣形皺褶者為雌雛。雄雛生殖器官長約0.5厘米,呈螺旋形。
小鵝喂適量食鹽可以起到提高飼料適口性,讓小鵝增加食欲,更好地進食,從而達到快速育肥的目的。食鹽應根據一定比例添加到飼料中進行飼喂效果較好。
小鵝通常4至5日齡就可以露天養,或者是養到脫溫后進行露天養。在放到露天養的時候,可以將小鵝先放到室內場上活動,并在淺水處自由活動,有利于小鵝更快地適應新環境。
小鵝頭上的包指的是肉瘤。鵝是常見家禽之一,體型比雞、鴨較大,頭上長有肉瘤,嘴扁且闊、羽毛多數呈白色,奔走速度較快。
小鵝頭頂上的包指的是肉瘤,是一種受雄性激素控制長出來的瘤體,也是雄性鵝特有的性特征,而母鵝雖長有肉瘤,但是不明顯。
要提高小鵝苗的成活率,在飼養時就要控制好育雛室的密度和濕度,并及時飲水開食,可以在飲水中加入適量葡萄糖和復合維生素,其次要少餐多喂,每天飼喂8至10次,再隨著生長漸漸減少飼喂次數,增加飼喂量。
養殖泥鰍場地租賃費:一般為400~600元/年,飼料:6000~7000元。苗種:每畝投放10萬尾,每萬尾800元,10*800=8000元。其他費用:網具400元,漁藥及消毒藥物100元,水電200元,預備資金1000元。養殖一畝泥鰍需合計要投資16000~17000元。
選擇健康黃粉蟲進行專盆喂養,在養殖中投喂飼料,幼蟲化蛹時分別存放,產卵時適時取卵。
在養殖業當中,有很多的種類,要選擇有前景的養殖,現在養蟹類、藏獒、野豬、野雞、兔子、沙蠶、孔雀、豬、牛、羊等最賺錢。
豬拉黑色稀糞便有可能是患上胃炎或胃潰瘍,形成胃出血,所以出現拉黑色糞便的癥狀,另外增生性回腸炎也會導致豬出現拉黑色糞便的情況。
豆腐渣喂豬的最佳配方推薦為豆渣70至85%、玉米粉或麥麩15至30%,然后混合在一起,加入發酵劑,水分保持在50%左右,裝入密封的容器中進行發酵,發酵好后再進行飼喂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