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元吃什么食物
發布時間:2021-09-28 10:48 標簽:
一、土元吃什么食物
土元為雜食性昆蟲,取食特點中喜食新鮮的食物,最喜吃麩皮、米糠,其次為玉米面、碎雜糧、花生餅、豆粕、雜魚、肉及各種青草菜葉、瓜果皮、雞、牛糞等粗料,如用青草等飼料單喂生長慢,全價料可用72%麥麩、玉米面20%、豆餅5%、動物性飼料3%(熟喂),喂時要用開水燙,另加30~40%青菜或瓜果類,用全價飼料飼養5~6個月,個體可長成成蟲。
二、土元的生長周期
土元是不完全變態昆蟲,昆蟲由幼蟲轉變為成蟲狀態的現象稱為變態,不完全變態是說土元由卵孵化出的幼蟲(若蟲),與成蟲之間的形態和生活習性都相似,只是若蟲的翅發育不完全,身體還未長大,生殖系統還未發育成熟,每經一次蛻皮,翅和生殖器官就逐漸發育生長,最后長大為成蟲。土元完成一個世代需要經過卵、若蟲和成蟲三個階段,雄蟲從若蟲到長出翅膀,約需8個月,雌蟲無翅,成熟約需9~11個月,雄蟲交尾后5~7天死亡,雌蟲交尾后一周即可產卵,且一次交尾終生產卵。
三、土元的養殖技術
1、飼養條件:土元生活于陰暗、潮濕、腐殖質豐富的松土中,怕陽光,白天潛伏,夜晚活動,生長最適溫度28~30℃,低于0℃或高于38℃會引起成蟲和若蟲的大量死亡,下降到8℃就停止活動,進入休眠期。飼養時要根據所養殖的規模,大小不拘,形式繁多,養殖可缸養、坑(池)養、盆養、柜養、箱養等都可以。
2、養殖設施:養土元所用設備比較簡單,小規模飼養用塑料盆即可,要想大規模養殖土元,可采取立體多層飼養臺的方式,在房舍內靠墻處砌磚,每層高度掌握在30~38厘米左右,層板最好使用水泥板,每面墻壁可建5~7層飼養臺。實踐證明,這種飼養臺可使室內的溫度比平面池高6~10℃,土元生長發育明顯加快,完成一代僅需7個月左右,年產量顯著提高。
3、飼養土壤:在冬季選擇富含腐殖質、疏松肥沃的垃圾泥、菜園土、溝泥、灶腳土、砂土、壤土等,拌入20~30%的雞糞、豬糞、焦泥灰或草木灰等,在陽光下曝曬即成。1~4齡為7~10厘米,5~8齡為16~20厘米,9齡以上的若蟲和成蟲均為20~26厘米。
4、溫度濕度:土元適宜生長的環境溫度為25~30℃,10℃以上開始活動覓食,10℃以下潛入土中冬眠,-5℃便會死亡。故冬季應在池內放些稻草、雞毛等保暖物,翌年覓食期及時清出,其相對濕度以75~80%為宜。
5、飼料配置:土元屬雜食性動物,動物性飼料包括蚯蚓、蟋蟀、螻蛄及各種動物下腳料等,植物性飼料包括麥麩、米糠、餅粕、粉渣、豆腐渣、玉米、碎米及青菜葉、包菜葉、南瓜花、桑樹葉、瓜果皮等。
6、適時分仔:母土元在養殖過程中,母土元常吃掉幼蟲和卵,因此,當幼蟲能自行活動覓食后(指5齡以上若蟲),應及時把母土元放入另一池內,同時,幼蟲也應分檔飼養。
7、飼養密度:土元每平方米可飼養成蟲1.5公斤、1齡~3齡若蟲0.15公斤~0.5公斤、4齡~6齡若蟲0.6公斤~1.2公斤、6齡以上若蟲0.6公斤~0.9公斤。
8、喂好幼蟲:幼齡若蟲主要指1~4齡若蟲,體小力弱,應以精料為主,可將飼料均勻撒在飼料土表面,然后用手深入中央土中2厘米左右耙土,將飼料摻入土表層中即可,并注意防止逃逸。
9、科學管理:人工飼養土元科學管理是獲取成功的關鍵,螨蟲是飼養土元常見的寄生蟲,防治方法可用三氯殺螨砜和20%螨卵酯粉劑用1:400倍稀釋液拌入飼養土內,亦可通過及時更換飼養土或用油條、骨頭、南瓜花作誘餌的方式來去螨。
通過以上的介紹,我們現在知道了土元吃什么食物,土元常在老式土質住宅墻根的土內活動,為市場緊缺的中藥材,隨著自然環境的破壞,以及國內外市場需求量的逐年擴大尤其以其質量優良而聞名遐邇,具有很好的養殖效益。
青椒通常在4月份種植,種植前先育苗,在整地施肥后進行定植,成活后施肥澆水,并注意防治病蟲害。
縣城養殖賺錢,只要項目選的好,市場需求量比較大,經濟價值也就比較大,不過在這個過程中還是存在風險的。
螨蟲怕低溫和高溫以及干燥的環境。螨蟲是一種寄生蟲,在很多地方均可以寄生,比如我們的衣服、床上用品上,會使人的皮膚搔癢,因此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,進行暴曬,并加強家中衛生。
玉米輪紋斑病屬于真菌病害,主要為害葉片,會使葉片出現紫紅色或紅色輪紋型病斑,可使用農藥進行防治。
養田螺虧本多數是養殖技術不過關、市場行情較差、缺乏銷售渠道等,但如果掌握好了養殖技術,有銷售渠道,養殖田螺還是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。